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翻下页

设置X

第3章(1 / 2)

(' 两人在这等了大概有半个小时,终于见到了一辆牛车,赶牛车的老乡也是附近的,梨花以前也坐过,两人爬上去,上面还有好几个要进城的人。

冷风嗖嗖地吹过,牛车的速度也快不起来,李秀兰用头巾包着头,整个人在风中凌乱。

原想着去县城干一番事业,现在一看,连基本的交通工具都很难实现,看来,自己只能在镇上先看看了,好在张家湾离镇上近,她心里想着。

牛车摇晃了一个半小时,终于是到了县城,梨花见嫂子什么都好奇的模样,想到她很少来县城,于是主动请缨,带着她在县城逛了一圈。

县城也没有那么繁华,有几栋三四层的小楼,那都是整个县最繁华的地段了,这时候做生意的人已经有了,但是不多。

李秀兰又去了几个厂子的门口看了看,门口有小摊贩,还有国营饭店,这时候的国营饭店还收粮票。

一圈逛下来,竟然没有花多久。

“梨花,你快去学校吧,这些路我都熟悉了,不会走错的。”李秀兰见梨花不放心自己,打着包票说道。

“嫂子,那我先进去了。”梨花虽然不放心,但是嫂子也是大人了,于是她一步三回头地进去。

李秀兰一个人,又去国营饭店和那些做吃食的小摊看了看,见他们做的多是面条、饼和米粉,没有多少新意,她这才放心回去了。

回去的时候,等到了一辆客车,说是客车,这时候可没有不允许超载一说,里面已经站了满满的人,见到李秀兰犹豫不决的样子,收票员坐在座位上,看了两眼。

“哎,你到底上不上啊,再挤挤不就上来了,矫情什么?”收票员有些不耐烦地说着。

李秀兰也不想在寒风中等了,上了车,使劲挤了挤,终于挤出了一个能站人的地方。

客车轰的一下关了门,一股汽油味飞进来,差点把她熏吐了。

一路上,连摇摇摆摆的机会都没有,到了罗平镇,她才得以喘息。

“整得像是城里来的一样,切。”收票员见她这模样,不屑地在背后翻了两个白眼。

这时候的收票员,那可是拿着固定工资的,所以对于这些坐车的人,脾气很是不好,大伙都司空见惯了。

李秀兰正要转身和她理论,客车一下子开走了,留下浓浓的黑烟。

她赶紧跳开,这客车真是坐一次难受一次,还不如坐牛车,至少呼吸的是新鲜空气。

第4章 场区的商机

李秀兰顺着镇上转了一圈,镇上的居民已经开始做起了生意,改革的春风吹到了这个小镇上,顺着镇上的房屋,组成了一个个店铺。

镇上有一家卖面条、饺子的,一家卖衣裳鞋子的,这些衣裳鞋子,在李秀兰看来都不是什么新潮的款式,而且主要是以卖布为主。

村里人现在还是自己买布回去做衣裳,价格相对买成衣要便宜一些。

还有卖文具的,这是靠近镇上小学的地方。

还有人拿着一筐鸡蛋,站在街边等着人来买。

镇上有一个矿场,张家湾大队长家的大儿子就在场区里上班,听说还是正式工,村里人不少人羡慕,在家里她就听婆婆张桂芬说起过。

不过她没有来过,之前原主在村里可是人人称赞的所谓好媳妇,听公婆的,听男人的,就是没有自己的主见。

在家勤勤恳恳干活,也不会出门和人东家长李家短地说三道四,整日在家里干活,干了家里的,还要跟着去干地里的活,从不会主动揽下可以赚私房钱的机会。

所以这么多年,她身上也没有一分钱。

要不是冯家一家人都不是苛待人的,她这性子,早就被人磋磨死了。

边走边想,很快就来到了矿场,矿场的路不难认,最烂的一条就是了,因为这条路总是有许多拉矿的大车经过,把这条路弄得泥泞不堪。

好在今天是个晴天,要是下雨,鞋上能粘上厚厚的一层泥。

这个矿场光是大门口看过去,就知道规模一定很大,而且原主也曾经听说过,这个矿场可是有好几百人,有钱得很,干的也是体力活,拿到的工资也不低。

很快,她就发现了商机,偌大的场区,竟然没有人来这里卖吃的。

她在这里守了好一会儿,到了中午,都没见那些人出来吃饭,想来场区里面应该有食堂。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翻下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