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猪猪书屋 > 时空穿越 > 穿越之市井小人物 > 穿越之市井小人物 第17节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翻下页

设置X

穿越之市井小人物 第17节(1 / 2)

(' 猪骨头炖的汤奶白而鲜甜,与卤肉夹馒头简直绝配。板栗经过长时间的炖煮,吸饱了五花肉的汤汁,一口下去,浓郁的肉香溢满口腔,一家人吃得嘴唇发亮,乔家兴更是连着打了几个饱嗝。

乔绵绵吃饱饭去看卤肉,林夏禾负责洗碗,乔家旺兄弟去挑水劈柴。

林氏则是被王家人喊走,王寡妇说第一次替儿子操办婚事,怕遗漏了东西,找了巷子里的邻居商量。

尽管王寡妇和吴婶子不对付,但巷子里办事,为了面子,每家人都会请,林氏便再次和吴婶子坐在一起。

两个人目光对上,吴婶子讪讪笑了下,她先开了口,“中暑好了吧?”

“第二天就好了。”林氏想到那天说的话,觉得有点太狠了,但想到女儿名声可能受到影响,这会腰又挺直了一点。

“好了就好。”吴婶子事后也后悔,他们做了那么多年邻居,是自己太冲动了。为了这个事,儿子今天回来和她大吵一架,还说再逼他,就去边疆。

她怕儿子真的去边疆,只能自个儿憋着气,心里委屈得很,觉得儿子不理解自己。

她们两个有一句没一句地聊着,都没听王寡妇在说什么。等大家散伙了,王寡妇才把两人叫住,“今儿真是辛苦你们了,我家二郎是个有福气的,连带家里兄弟也好了起来。今儿媒人来说了一家人,家中父亲是秀才,还有田地呢!”

听到这话,吴婶子和林氏都知道王寡妇在故意炫耀,吴婶子撇嘴道,“我劝你还是低调一点,八字没一撇就来嘚瑟,小心最后吹了。”

“我能拿来说,就是八九不离十,这点你放心。”王寡妇心想吴家的肯定是嫉妒,毕竟吴家替吴二毛找了那么多人家,现在连个影都没有。

这么一想,她心

里更舒坦了,要是她家大郎娶了读书人的女儿,那可是巷子里的头一份!

吴婶子说不过王寡妇,憋着气快步回家去。

林氏正想跟上,王寡妇过来拉着她,“瞧她那个样,自个儿最势利眼,觉得吴二毛当了百户,她家就是巷子里最得意的,谁都看不上。妹子,你别和她计较,她一直那样讨人厌!”

“天色不早,我先回去了。”林氏不想和王寡妇多聊。

王寡妇却意犹未尽,“你别急啊,你家几步路就到了,我有重要的事和你说。你家夏禾的亲事不是黄了么,我找的媒人很好,要不要我把她介绍给你?你别嫌弃我说话难听,夏禾年纪不小了,再拖下去,更难找了。”

“不用你费心,想娶我家夏禾的人多得是。”林氏不傻,知道王寡妇是嘲讽她之前看不上王家大郎,现在找了个读书人家的女儿又怎么样?

说不定她家夏禾以后嫁个读书人呢!

林氏头都不回地回家去,看到院子里勤劳干活的两个女儿,她紧紧地抿着唇瓣,她家姑娘好得很,是那些人没长眼睛。

特别是那个袁强,总有他后悔的日子!

“绵绵,夏禾,你们放下扫帚别干了,把你们哥哥和祖父祖母都喊过来,娘要和大家伙说点事。”

林氏想清楚了,想要日子过得红火,就得敢于拼一把。眼下卤肉生意是好,但毎日挣的银钱到了极限,不可能再多钱。

想到吴婶子看不上自个女儿,还有王寡妇在她跟前炫耀的样子,她心里憋着一口气,一定要让家里的日子过更好,让他们都羡慕去!

不一会儿,乔绵绵姐妹把家里人都喊了过来。

林氏让大儿子关了门,再去看家里人,深吸一口气后,下定决心道,“爹娘,满仓,我想了好几天,我同意家兴和绵绵之前的提议,咱家在街市支个小食摊,你们看怎么样?”

第19章 咸鸭蛋,锅巴饭

在林氏嫁过来后,乔有福两口就给三个儿子分了家,他们跟着大儿子乔满仓过,剩下的两个儿子每个月给孝敬的米钱。

张氏是个有格局的,林氏嫁过来的第二个月,就让林氏管家。故而这些年,家里大大小小的事,都是林氏来拿主意。张氏和乔有福一般不多管。

支个小食摊,从租摊位,到买锅、买碗筷,还要置办各种东西,都要花钱,还不是小数目。

林氏一个人不好拿主意,才让一家子坐下来商量。

乔绵绵还想着过一两个月再提,现在听林氏提起来,想来是最近被气的。

不过早点也好,早挣钱,早享福。

“满仓,你说呢?”林氏看向自家男人。

乔满仓一直都听林氏的,他是觉得小女儿厨艺不错,但真的支个小食摊,又有点担心。

事情没做起来之前,难免会焦虑。

“爹娘,你们怎么看?”乔满仓把问题抛给他爹娘。

乔有福看了眼小孙女,同时打了个饱嗝,“我活了大半辈子,吃过不少席面,可以毫不脸红地说绵绵的厨艺好。你看隔壁的吴家、王家都要发达了,咱们家总不能差太多。我早就和你娘说过,趁着绵绵还没出嫁,帮家里把摊子支起来。”

他是大男人思想,孙女以后要嫁人,到了别人家,就去帮别人挣钱了。最好是孙女出嫁前,帮家里把生意做起来,还教给孙子们。

张氏瞪了自家男人一眼,再去看林氏,“原本我是怕你焦心,既然你有想法就去做。我们老了,帮不了你们什么,也不好给你们拖后腿。这些年,你为家里做了那么多,往后你得更辛苦了。”

“不辛苦的娘,家里日子好,我就高兴。”能得到公婆的支持,林氏放心了,至于几个孩子的意见并不重要,他们做长辈的拿主意就行,“明日满仓不卖肉,让他去看看,有什么摊位比较合适,最好离满仓近一点。我再去找人看看,有没有二手的碗筷。”

她已经把要准备的东西想好,只需要着手去买。

说到最后,林氏去看小女儿,又露出担忧,“绵绵,咱家若是支小食摊,你能忙得过来吗?”

“靠我一个人肯定不行,春喜楼的卤味不能断,小食摊里切菜洗碗都需要人干。”乔绵绵也想过这个事,“所以我提前教四姐做卤味,再熟练个一两天,四姐自己能上手,便不需要我了。”

“娘您可以帮我切菜、跑堂,挑水和劈柴有哥哥们,我只需要炒菜煮面,肯定忙得过来。而且你们跟着我摆摊,也能一块学学,指不定咱家以后也能开酒楼,办分店呢!”

乔绵绵听得出祖父的意思,其实也对,往后兄弟姐妹有了各自的家庭,很难再一块讨生活。倒不如现在把大家都带起来,往后都有了本事,不愁没吃饭的手艺。

林氏拉着小女儿的手,心疼道,“是我不会做饭,不然我哪里舍得你那么辛苦。等家里换了宅院,我给你们姐妹置办嫁妆,一定让巷子里的人都看看,咱们家日子才是最红火的。”

她心里攒着一股劲,暗暗发誓要把日子过好。

一家子说定后,大家各自散去。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翻下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