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猪猪书屋 > > 当病弱王爷被迫娶了锦衣卫 > 分卷阅读84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章

设置X

分卷阅读84(1 / 1)

” 顾莲沼这么一问,柳元洵连猜都不用猜了,语气笃定地说道:“也是在江南?” “嗯。”顾莲沼把玩着腰侧的匕首,接着道:“王爷既然如此聪慧,那不妨再猜猜,凝碧的父亲担任的是什么官职。” 顾莲沼抛出的这个问题,乍一听彷佛是大海里捞针,但只要静心琢磨,答案便要呼之欲出了。 先皇在位时,虽严查贪墨案,可处理贪污之罪并非简单地谁贪污就杀谁。 政权阶层盘根错节,各级官员或多或少都有中饱私囊的行为。若是将他们全部砍头,不仅容易引发朝堂恐慌,还会加重财政流失。 网?址?发?布?Y?e?????u???ě?n?????????⑤???????? 最恰当的办法,便是追缴贪污款,并处以罚金。这样一来,既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财政压力,又能避免地方经济陷入动荡。 所以,在大多数贪墨案件中,除了像萧金业这种拿不出钱财的官员,其他人只要足额交齐钱财,便能保住性命,不至于株连族人。 若是说到因贪墨罪而株连三族的案子,那就只有那一桩…… 柳元洵面色凝重道:“莫非,凝碧是冯源远的女儿?” 顾莲沼轻而缓地点了下头,看似平静的目光中藏着无尽深意。 冯源远,曾任江南督粮道,官居正四品,掌管江南一带粮食的征收与运送。 他本是朝廷重臣,却贪欲熏心,罔顾国法,利用职权,勾结商贾,倒卖国库中囤积的粮食以谋取暴利。 金银珠宝将他的贪欲滋养得愈发膨胀,他肆意篡改账册,以次充好,又编造各种天灾人祸的假象,凭藉虚假账册一次次欺瞒朝廷,蒙蔽圣听。 数年间,他以公粮养私家,生活极其奢靡,私宅内的财宝堆积如山,据说,就连地上铺的砖都镶着金边。 但真正让他罪无可恕、株连三族的,是一场惨绝人寰的天灾。 十年前,西北遭遇百年难遇的大旱,田地龟裂,庄稼绝收,百姓陷入绝境。 朝廷急令,从江南调粮赈灾,却发现江南粮仓早已无粮可运,十万百姓生生饿死,整个西北哀鸿遍野,昔日大地彻底沦为炼狱。 自此,冯源远倒卖官粮的恶行终于大白于天下,可西北十万百姓的性命却再也无法挽回。 钦差在冯源远的私宅中,搜出了巨额的金银财宝,以及记录着他数年来私吞、倒卖粮食的详细账册。 天雍的律法施行“物证大于口供”,在物证齐全,且作案逻辑清晰的情况下,即便冯源远自己不认,刑部也能定罪。 可十万条人命,岂是株连三族就能抵罪的?冯源远本人更是被押赴街头,遭受千刀万剐之刑,直到第一千刀刺进心脏,才结束了他贪婪而罪恶的一生。 这场因贪墨引发的人间惨剧,犹如一记重锤,敲响了朝廷整顿吏治的警钟。 先皇痛心疾首,自此决定肃整官场,这才有了严查贪墨天雍三年。 而如今,萧金业让他找的人,竟然是冯源远的女儿…… 第50章 如果说,萧金业的案子尚属普通冤案,还有平反的可能,那么冯源远即便真是被冤枉的,也注定无法翻案。 此案牵涉甚广,冯源远不仅背负着十万百姓的性命,更以极其惨烈的方式死于闹市街头。西北许多地方甚至立有他跪地磕头的石雕,来往行人踩上一脚、啐上一口,已是司空见惯。 更重要的是,这案子是先皇亲自过问查办的。先皇已然仙逝,若由他的儿子揭露案件有误,柳元洵不仅会背上不孝之名,更会损害先皇声誉,危及天雍的统治根基。 在百姓普遍秉持“君权神授”观念的背景下,皇上是上天派来人间的代表,其决策必然是正确的,皇上是不能犯错的,尤其不能犯下如此大错。 一旦民间产生“皇上也会犯错”的想法,小到政策推行,大到皇权稳固,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。 因此,无论冯源远是否含冤,于父子情谊,于皇权礼法,柳元洵都不可能为他翻案。 从得知凝碧真实身份的那一刻起,顾莲沼便预感此事或许会无疾而终。 与柳元洵相处的这一个多月,顾莲沼清楚他是个好人,更是个聪明人,但此事牵涉太广,绝非一个“聪明的好人”能够解决。 无论如何处理,此事都会惹来一身麻烦,最好的办法便是装作不知,及时抽身。 顾莲沼相信,即便皇上,也未必会支持柳元洵为冯源远翻案。 柳元洵若就此打住,返回王府,此事便会平息。他不知真相,也无需承受心理负担,依旧能在太常寺做他的闲散王爷。 倘若他继续追查下去,一旦挖出惊人秘辛,后续该如何应对?难道要以一己之力,与整个王权、整个皇朝对抗,做一个“伟大的好人”? 涉及皇室政权稳固,顾莲沼能想到的,自幼接受皇权教育的柳元洵必定也能想到。 若柳元洵决定放弃追查,不再深究,不会有人指责他。顾莲沼甚至会觉得,他不至于“善良到愚蠢”。 可柳元洵只是垂眸沉思,许久都未曾说话。 马车骨碌碌前行,穿过熙熙攘攘的闹市,驶过空旷的长街,最终停在一条可容三马平行的道路前。 顾莲沼适时提醒:“王爷,灯曲巷到了。” 柳元洵这才回过神来,起身准备下轿。 顾莲沼头一次慢了他一步,他望着柳元洵月白色的长袍,突然道:“王爷,您真的要去吗?” 柳元洵回头看他,疑惑道:“不是已经到了吗?” 见他一脸茫然,好似什么也没意识到般,顾莲沼不禁想问他:你就没考虑过后果?还是你觉得这案子不可能有冤情? 可他最终也没说话,只静静瞧了柳元洵两眼,而后垂头道:“是我多想了。” 是啊,柳元洵理应去查。 他真正该担心的,不是柳元洵查出冤情后如何解决,而是柳元洵卷入此事后,会不会再次陷入性命攸关的险境。 如果这案子并无冤情,只是藏有一些萧金业案的线索,那也就罢了。 可若真的是冤案,事情可就严重了。 冯源远的案子已经危及先皇的圣誉,是一块极难啃的硬骨头。即便柳元洵,也得付出巨大代价才能为其平反。 但在萧金业口中,这仅仅是个试探,一场考验。柳元洵只有闯过这一关,才能进入下一关。 倘若先皇的声誉都只是一道考验,那萧金业背后隐藏的秘密必定比天还高。 难怪柳元洵最初接触萧金业时,就引来了杀身之祸。 若柳元洵执意要揭开萧金业背后的秘密,他的处境只会愈发危险,想要杀他的人也会越来越多。 柳元洵不过是个闲散王爷,手中没有实权,除了淩亭外,他身边可用之人寥寥,要是再遭遇上次那样的谋杀……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章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