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猪猪书屋 > 时空穿越 > 谍影谜云 > 谍影谜云 第82节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翻下页

设置X

谍影谜云 第82节(1 / 2)

(' “你们许组长呢?”韩霖随手拔下一根冰糖葫芦,蹲在狗皮膏药摊子前。

“昨天傍晚他和王富昇两个人,跟着通源商行的人到了十六铺码头,蹲守了一夜,在斜对面的监视点补觉呢!”赵熙成说道。

特别小组在哈同大楼斜对面,十字路口西南角旅馆的三楼包了个房间,每天用望远镜观察三楼通源商行的动静。只有几十米的距离而已,白天使用望远镜,看的非常清晰。

这伙日本特务很狡猾,房间拉着窗帘的时候居多,监视点的作用主要是从进出哈同大楼的人员中寻找可疑目标。时间长了,也能从偶尔没拉窗帘的窗户里,看到办公室的一些情况。

虽然听不到说话,但只要认清楚进入商行的人长什么样子,就是有价值的线索,这些与日本特务打交道的人,肯定不是什么好东西。

韩霖随手掏出十块大洋,给了赵熙成和孙秉言一人五块,随后步行来到旅馆,到三楼的三零五房间,伸手敲了敲门。

“老大,昨天晚上我们两个到十六铺码头蹲守了,一晚上没睡!”许寅正打开门看到是韩霖,急忙解释说道。

“瞧你吓得这个怂样,被别人看见还以为我压榨劳动力呢!外勤的时间自己合理安排,不耽误工作就行了,我没有那么刻薄,无时无刻都逼着你们干活。”韩霖没好气的说道。

第244章 误导和诱发 上

站在旅馆房间的窗口,韩霖拿起窗台的望远镜,把窗帘拉开一条缝,看了看斜对面的通源商行,视线非常的清晰,然后又把窗帘拉严实。

“说说你们昨天晚上的情况!”韩霖坐下后说道。

“报告老大,昨天傍晚我和王富昇开车,跟着通源商行的车来到码头,半夜的时候有一艘船抵达码头,卸了上百个大木箱的货物,根据我上次的经验判断,这必然又是烟土。”

“目前沪市的烟土价格,外国进口的大约为每两三块大洋,国内某些地方种植的每两一块五到两块,日本人自己不吸食烟土,主要是用来和帮会做交易换取活动经费,也用烟土来收买帮会分子为他们搜集情报。”

“沪市的帮会历史可追溯到清朝时期,社会关系盘根错节,金陵政府的官员和将领,很多都是出身于青帮,这就给日本特务的情报活动制造了绝好的条件,而帮会大部分头目,都在私下做烟土买卖。”

“在租界地区,公共租界相对情况要好一些,工部局表面上也是禁止烟馆的,不敢明着来,但法租界却泛滥成灾,背后的主要势力就是租界当局、军阀和帮会。”许寅正说道。

公共租界曾经在民国初期全面禁止烟馆,导致烟馆全都跑到了法租界,看到自家的利益受损,不能从烟馆收税,公共租界工部局又私下放开了烟馆,态度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。

法租界几乎成为毒害沪市人民的毒窝,像是法大马路附近的中华里、宝裕里、宝兴里一带,是闻名遐迩的烟土交易市场,如中华里的伟记、宝兴里的怡成、紫来街的郭煜成、老源余、郭源茂等,皆是这种行当的名店。

截止到目前,仍然有郑协记、三兴、泰丰等三十六家大土行在营业。

法租界的烟馆不叫烟馆,这是担心社会舆论,烟馆转为地下经营,叫做燕子窠,面积小且陈设简单,价格也比烟馆要低一些。面积不是很大的法租界,目前存在着八千多家燕子窠,这是何等骇人听闻的数字!大头被军阀、租界当局和帮会,特别是青帮三巨头的三鑫公司给吃了,下面的帮会头目肯定心里不服气,毕竟烟土的利润太高,日本特务就借着烟土作为筹码,拉拢一批人充当汉奸。

“你做好准备,今天晚上我们搞一次行动,偷袭通源商行在十六铺码头的据点,把这些烟土全烧了,制造一起利益冲突的事件,误导通源商行,诱导他们和帮会发生冲突!”韩霖说道。

他今天因为眼看着地下党的同志,引爆手榴弹壮烈牺牲,导致心里有股火憋得难受,需要找个发泄口!

杀日本特务,这当然是个不错的选择,而且他没有丧失理智,要把这件事栽赃给控制烟土渠道的青帮,不涉及利益冲突的前提,谁会做这种杀人放火的行为?

“老大,我有个想法不知道当讲不当讲?”许寅正迟疑了一下,小心翼翼的问道。

“有什么就说什么,我也不是听不得别人意见的上司。”韩霖说道。

他的脸色有些不太好看,以他的逻辑思维能力,自然能想到,许寅正的目标绝不是行动本身,而是那一百多箱烟土,是让人眼红的一大笔财富。

民国时期烟土这种害人的东西屡禁不止,也是有很复杂的原因,哪怕蒋总裁痛恨烟土的毒害,亲自担任禁烟委员会的名誉主席,雷厉风行的实施禁烟,号称两年禁毒、六年禁烟,照样没有用处。

金陵政府为期六年的禁烟计划,最后的结果也是虎头蛇尾,直到新中国成立后,才彻底杜绝了烟土的危害。

关键在于,金陵政府的本质是为了大资本家、大官僚和大地主阶层服务,各地的军阀割据一方,不听从金陵政府的号令,大肆种植罂粟生产烟土,金陵政府的官员和将领为了谋求暴利,与地方的帮会相互勾结,走私贩卖烟土,整个大环境乌烟瘴气的,想要禁烟谈何容易?

“那卑职就斗胆说了,这批烟土全烧了实在太可惜,一百多箱进口的红土呢!按照沪市的烟土行市,一箱大约二百斤的重量,一斤的成本价就是三十二块大洋,加起来等于七十多万大洋!”

“我也不是见钱眼开,知道烟土这种东西不能碰,咱们办事处有明确的纪律,我之所以这样说是另有目的。您给我们小组的任务之一,就是要打入帮会,扶持一股帮会势力为我所用,这批烟土能发挥很大的作用,而且我们缴获了敌人的东西,性质与自己操作谋利不一样,也可以解决后续的经费问题。”

“现在的局势您知道,这点烟土虽然听起来不少,可是和整个沪市的烟土消耗相比,连九牛一毛都算不上。大形势、大环境如此,何不把这些烟土利用起来,帮助我们自己打开局面?即便是从行动的效果来说,我们把烟土运走,也比烧掉更加合适。”许寅正说道,额头开始冒汗了。

韩霖皱着眉头,在屋子里来回的踱步,他是很想把这批烟土烧掉,可许寅正说得不是没有道理,金陵政府都办不到的事情,他一个小小的办事处主任,能有什么力量?“特殊情况特殊对待,这件事你来负责吧,意见我采纳了,能不能运用好,这就是你的问题了!码头货场有多少人?”韩霖还是同意了许寅正的意见。

这不是钱的问题,而是他知道帮会在沪市沦陷以后,起到的作用不容小觑,有正面的,大多数却是负面的,渗透到帮会势力中,这是很关键的一步棋,民国时期的沪市,谁敢小看帮会?而办事处未来在沪市的战斗,也必然要掌握一定的帮会势力,这对工作开展是个很重要的基础。

此外,他虽然在办事处一言九鼎,有着绝对的权威,但不代表他不需要尊重下属的想法,冲锋在前的毕竟是许寅正和特别小组的成员。

“看守有八个人,四个人为一组轮流值班,从通源商行的货场转移到我们公司的货场,短短二十分钟就能办到,只是我要借用最起码两辆卡车。”许寅正说道。

“你们小组五个人,加上我和岳迎丰,这件事完全可以做,汽车的事情好办,公司就有刚买的三辆二手卡车,就在码头货场放着。这样,先让岳迎丰把货场的人支开,我们把这批烟土单独存放在一间仓库锁起来,抓紧时间再租赁一个小货场,专门存放敏感的东西。”韩霖说道。

第245章 误导和诱发 中

京沪杭特别勤务办事处在沪市有七个职业特工,要对付八个货场的日本特务,在偷袭的情况下,韩霖丝毫不担心会有什么问题。

他不是害怕和日本特务正面战斗,而是如果不能快速解决敌人,可能会造成不可预测的麻烦。

因为十六铺码头是法租界和华界的交界,有法租界的巡捕,也有华界的警察,这一带的局面堪称鱼龙混杂,更是帮会活动的重要场所,突袭货场的时候,日本特务喊叫起来,周围的货场可能会进行干预。

突袭目标既然决定了,接下来就是计划阶段,做好行动的准备工作,其余六个人的衣服全都换成帮会最常见的大褂和长裤,穿着布鞋,唯独韩霖没有换,他就没有这样的衣服。

这次行动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不用枪,帮会通常是使用短刀、斧子这样的冷兵器拼杀,许寅正到铁匠铺,买了十把开锋的短柄斧子。

夜晚的十六铺码头,依然是一派灯火通明的繁忙景象,码头工人没白天没黑夜的装货卸货,道路来往的车辆很多,毕竟这是沪市水路货物运输的重要码头。

围绕码头的位置,周边有着数以百计的大小货场,有些是自己使用,更多的是用来出租。

晚上十一点多,三辆卡车在通源商行货场附近的树林停车熄火,穿着中山装的韩霖,从驾驶室跳下来,爬上一颗歪脖子树,然后站在树丛里,居高临下的仔细打量着货场的情况。

大门关着,院墙不算高,也就是两米。南北各有一排青砖仓库,朝西的大门口是一排办公室和宿舍,东边是两间屋子的值班室,中心是水泥空场地,四周都竖着木杆子,上面有带着灯罩的灯,在值班室的特务,从窗户里很容易就能看清楚场地和仓库门前的情况。

周围星罗棋布的全是货场,还有很多的板房,甚至还有窝棚,这通常是码头工人和贫苦人家的住处。有利条件是,货场与货场之间的距离不算近。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翻下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