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' 当年宝华山特训班毕业后,韩霖在山城政府中央宪兵司令部的十个宪兵团驻地,都配备了特务组,实际就是京沪杭特别勤务办事处的情报组织,有宪兵团的名义便于活动。
随着全面抗战爆发,山城政府在华北地区和华中地区作战失利,各地的宪兵团撤离了驻地,但特务组却依然在当地潜伏下来。
除了当时的金陵、山城、江城和沪市,还有总部的直属组,编制都在百人以上,其余每个组的编制都是三十人。
后来,几个大城市的特务组,逐渐变为各地情报站的中坚力量,而华北地区和东北地区的特务组,却一直没怎么变过,眼瞅着已经六年时间了,他们也在当地有了自己的力量。
韩霖不是说不重视这些特务组,各地的特务组和总部保持着紧密的电台联系,他能随时掌握特务组的工作情况,所需的活动经费,也由广源贸易公司的渠道进行解决。
之所以他一直没到这些地区,是当时京沪杭特别勤务办事处和特勤处的定位决定的,贪多嚼不烂,因为东北地区彻底沦陷,华北的大部分地区也没有山城政府的军队,所以他的活动范围,就截止到彭城、郑州、洛阳、长安一线,一直到津浦线情报站成立,这些潜伏的特务组,才有了衔接的主管部门。
“东北地区和华北地区的特务组,他们的工作环境更为复杂和恶劣,当初从特训班毕业,就分到了各地活动,当时我们京沪杭特别勤务办事处能独当一面的不多,抽不出领头羊带着他们干活,需要自己摸索经验熟悉技能,我要求的就不是那么严格。”
“长期放养式的管理,有利也有弊,好处是他们基础打的更扎实,一步一个脚印的走过来,没有硬性指标,活动起来很安全,截止到现在,也没有被敌人所察觉。”
“弊端是,他们没有全盘的长远规划,接触的层面低,只在日伪的外围转悠,渗透不到内部,成熟的速度太慢了,是被动接触情报,也就做不出太大的成绩。”
“以前我就说过,能够真正潜伏到日伪的重要部门,获取高价值情报的,也就那么几个人,其余的都是在做辅助工作,你们这次去组建办事处,要根据我交办的任务,重新调整他们的工作方向。”
“与日军作战关系密切的铁路运输、新民会等等,都是不错的选择,再就是汪伪政府的华北政务委员会,不择手段策反有价值的目标,这对你们应该不算是太困难。”韩霖说道。
这对姐妹花出身宝华山特训班,是当时学员里面的佼佼者,吴雨琨对情报方面的工作,有着很强的天赋,聪敏善于挖掘隐藏和关联信息,吴意梅胆大心细,行动能力超强,谁都不敢相信一个富商家庭出身的小姐,竟然能成为刺杀高手。
“我们绝不会辜负老板的期望,一定按照您的吩咐,从关键部门找到合适的发展目标,哪怕是不择手段,也会快速打开局面。”吴意梅说道。
“要稳住,做事情不要急躁,明年将会是战略大反攻的一年,也是最关键的一年,战争的形势会有大的变化,驻印军从印度出发进攻缅甸北部,美军在太平洋继续逼近日本本土,到下半年就有明显的战败迹象。”
“汉奸的主子日本人都要输了,汉奸们难道还不想想退路?渗透工作将由此变得顺利起来,特勤局一年的时间,也会被人所熟知,我的地位更加稳固,就到收获的时候了。”韩霖说道。
他做事情从来都是走一步看三步的,越是到这个时候,越是不能急于求成,因为形势很快就要发生变化,今年的动作还是小的,美军即将对马绍尔群岛发动进攻,驻印军也要进攻缅北,意大利投降了,到了明年,除了山城政府一路惨败出现大溃退,全世界的战争形势一片良好。
日军进攻印度的行动遭遇惨败,马里亚纳群岛被攻占,日本海军在马里亚纳海战和莱特湾海战,遭遇毁灭性打击,局势的急剧变化,对汉奸走狗们的影响自然更大。
结束在界首的工作,韩霖和随员又到了许昌,视察了卷烟厂的许昌烟叶基地,这里有签协议的烟农,他们在卷烟厂的庇护下,生活还能说得过去,最起码能吃饱饭,也没人敢随便欺负。谁都知道卷烟厂是韩霖的重要产业,敢阻挠烟厂的生产,韩霖不翻脸才怪。
“这里都是我们的烟叶种植地?”唐滢惊叹的问道。
眼前没有成熟的烟叶,形成了一望无际的黄色海洋,看起来是极大的视觉冲击,除了村庄和树林,全都是烟叶种植地。
“我们自己经营的不是很多,主要是和当地的烟民签订收购协议,我们提供预付款和技术指导,就目前的情况,差不多能有十几万亩,亩产六十到七十公斤,也是因为有这个基础,我们的卷烟厂几十台机器才能二十四小时全开,供应全国的销售。”
“我们没来的时候,以前的烟叶行压磅现象严重,二十四两算一斤,不但压低烟叶等级,还在称重的时候做手脚,价值一毛划三分,还是爱卖不卖,但是我们来了,按照真实成色收烟叶,分量绝不掺水,给钱给的痛快,整个许昌的烟叶,大部分都被我们给吃了。”
“也是有老板撑着,不管是驻军还是警察,都不敢拦截运送烟叶的车队,更不敢来滋事,当地政府不敢跑来收税,当地的帮会不敢招惹,只要签了协议,这些烟民的烟叶就是特勤局的资产,没见过有人敢跑到军统局和中统局收税的,自然更不敢来我们这里收税。”
“我们的卷烟厂,四君子牌香烟销售全国,唐小姐到了洛阳的卷烟厂就知道了,车水马龙人山人海的,卷烟厂赚了钱,老百姓也得到实惠,前几年豫省大旱,也只有烟民能活得下去。”
“我们烟厂的人,在当地是备受尊重,浙赣皖边界游击司令部举办游击训练班,单纯烟民子弟报名的就有两万人之多。”烟厂特务组组长兼警卫处处长赵文熙笑着说道。
第1258章 补救措施
说起来韩霖也是山城政府的特权阶层,虽然他的特权不是为了自己,卷烟厂的利润用来支撑整个特勤局的财务,但不可否认的是,他的行为影响到山城政府在豫省的财政收入。
按照山城政府的规定,一亩地的苛捐杂税能到十五块钱,韩霖的烟厂不交税,烟民也不交税,最起码一年损失数百万元的税款。
可韩霖觉得对于这件事,他问心无愧,烟厂的利润转变为一笔笔的经费和粮食物资,给特勤局的特工们,解除了家庭生活的后顾之忧,烟民靠着他的特权,免去被山城政府的苛捐杂税所压榨,被当地的帮会和土豪劣绅欺负,这才是特权的意义。
“警卫处目前有多少编制?”韩霖问道。
烟厂的警卫队不属于特勤局的正式编制,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当特工的,也不属于是军队编制,算是烟厂自己招募的押运人员和保安,韩霖也不是很清楚具体情况。
他听到烟民子弟如此踊跃想要参军,也萌生了一个想法,就地训练两个半美械师,在一年后爆发的豫中会战,会起到极大的作用,虽然挡不住日军的主力,最起码能保护一些县城,不像原时空败得那么惨,三十七天的时间丢失三十八座城池!
“报告老板,许昌有两千人的护烟队,是当地烟民子弟组成,我们发放少量的武器和补贴,从许昌到洛阳沿途有禹州和登封两个大队,烟厂驻地有一个护卫大队,加起来有两千人。”赵文熙说道。
“如果让你敞开招募,每三个月为一批,每批一万人,你能做到吗?”韩霖问道。
“绝对没问题,一批两万人都能做到,光是烟民子弟就能完成第一批,就是兵员素质不太好,大量的老百姓长期陷于饥荒,体质遭到很大的摧残,怕是不符合标准。”赵文熙毫不犹豫的说道。
“很好,你现在就开始进行扩编,我回到山城后向委座汇报,争取两个师的编制,联系美国人请求支援武器装备,从祁门的训练基地抽调一批教官和经验丰富的军官,抓紧时间进行训练。”韩霖咬了咬牙说道。
新增两个步兵师的兵力,对他来说可是一项沉重的负担,他的这个要求,蒋总裁不会拒绝,因为日军的大规模战略进攻即将到来,但山城政府自己的财政没有钱,又得从烟厂里面往外掏钱。
可这件事情一定要做,为了保护豫省的老百姓生命财产安全,哪怕再困难,他也得想方设法完成。
“第一战区隶属于蒋铭三和汤蒽伯,这两人在豫省的名声很不好,我们的部队归属第一战区,这不是自己给自己头上泼脏水吗?”赵文熙问道。
“我们的部队怎么可能给他们指挥,对外宣称是组建缉私部队,两个缉私总团,一个驻扎在淮阳(周口),一个驻扎在许昌西南的襄城,东西形成掎角之势,蒋铭三和汤蒽伯他们除非脑袋被驴踢了,才会动大公子的嫡系部队。”韩霖说道。
蒋铭三和汤蒽伯两个人争权夺利,这就给自己创造了机会,谁也不愿意得罪自己,遭到两外两人的夹击。
日军华北方面军这次出动主力的目的,是打通京汉线、攻占洛阳,敌我力量对比悬殊,如果第一战区的军队顶不住,那就只能把京汉线暂时让开,等到日军的兵力分散以后,两个半美械师完全能顶得住日军的进攻,他还得留一只预备队,全部美械装备的独立步兵团,从缉私署的部队里面抽调人员训练。
韩霖告诉烟厂的人员,加大力度收购今年许昌的优质烟叶,能收多少收多少,这项工作要在年底以前完成。
从许昌出发,经过禹州和登封,韩霖等人赶到了洛阳,通知他的专机明天上午飞抵洛阳机场,这次他总得和蒋铭三碰一碰面。
六月初,洛阳四君子卷烟厂驻地。
当初把烟厂选择在洛阳而不是许昌,是因为洛阳是豫省国统区的中心城市,省政府的驻地,基础设施比较完备,特别是电力相对充足。
烟厂设有两个大型的烘干车间,两个切丝车间,六个卷烟车间,四个包装车间,再就是原材料仓库区和成品仓库区,一个对外发货区,还设有办公区、食堂和宿舍区,面积非常的惊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