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' 贾兰也长高了一个头,现在比同龄人还要高一点点,尤其是那双那眼睛,看起来就很有灵性。
李纨也连忙转开话题说道:“你怎么黑了这么多?是不是天天要晒着啊?这可怎么受得了?”
高榻上的贾母刚还想问问瑜伽是什么呢,听到李纨这么说,啐笑道:“你啊,这不是瞎操心么。你看看现在兰儿和环儿的模样,哪里是受不了的?这样才好,看起来就精神。兰儿,你们在书院都学什么了?”
贾兰恭敬的行礼道:“回老祖宗,书院上半年教的不多。多是教官带着我们锻炼身体,说没有好的身体,根本没办法真正的苦读,那样只会累坏身子。”
“也教了一些骑射,但是才教了两个多月,学的还不好。因为我年纪小,所以只能骑着小马驹。弓也只能用最小的,什么都小一号。”
一屋子人哄堂大笑了起来,这个年纪的孩子,本来就应该是这样的。
以前的贾兰虽然也知礼,可是太过小家子气,并且还死板,没有什么生气儿。
现在这样多好?!
贾母拍着腿笑道:“可不就是这样!你现在还小,自然要用小一点的才能练。东府的祠堂里,还供着先荣国当年用的好弓,等你毕业了,那把弓就送给你!”
这背后代表的含义就有些多了,贾兰连忙跪下说道:“多谢老祖宗恩赐,只是书院先生说过,只有相应的能力,才能承担起相应的责任。待我日后真正有资格的时候,在向老祖宗求取那张宝弓!”
贾母现在笑的嘴都合不拢了,对着贾政说道:“咱们这样的家族,从来都是一悲一喜,一枯一荣。你大兄走的时候,我还在想呢,现在荣国府也算是好起来了,他却没看到。”
“现在看看,兰儿这么大一点的孩子,就知道这样的道理。这简直就是以前羡慕的别人家的孩子,如今这样的孩子在,你总算可以高兴了。”
贾政也是捋着胡须一直在笑,这两个孩子,一个是他儿子,一个是他孙子,这样的变化怎么能不让他欣喜?
他虽然性情有些古板,但也知道儿孙争气才是他最大的成就。
“你们在书院还学了什么?环儿,你来说,既然有教官教授你们锻炼筋骨,那也必有先生教授你们圣人言吧。你们的成绩单上只有老师盖章和评语,却没有具体的。”
贾环也恭敬的行礼道:“父亲,书院里面教授的不少,有专门的先生教授儒家圣人言,每十天一小考,一月一大考,考好了有奖励,考不好有罚。”
“也有专门的先生教授医家和兵法,只是现在接触的不多,下半年也不会接触太多,预计是明年在全面教授。另外还有老刑官教授大乾律,逐条讲解。”
贾政随后又马上问了一些儒家的初学问题,看着贾环和贾兰对答如流,而且都有着自己的看法,看着自信有礼的儿孙,贾政现在都想哭出来了,但这屋里女眷太多了,贾政连忙低头咳了两声,对着贾母说道:“母亲,儿子还有些事要处理,一会儿让他俩去梦坡斋见我。我还有些话要对他们叮嘱一下,晚宴的时候我在带他们回来。”
贾母也明白贾政是怕当场哭出来太过尴尬,再加上一会儿说不得还要绕上宝玉,摆了摆手说道:“你去吧,一会让环儿去见见他姨娘,再去你那。让我们娘们陪着两个孩子待一会儿,你去忙你的。”
看着贾政离开的背影,明显有擦泪的动作。
贾母心里叹了一口气,这次怕是宝玉躲不过去了啊!
只是自己的宝玉哪里能晒这么黑?
再说有这两个帮着宝玉,也就不错了。
李纨摸着贾兰那晒黑的脸,心说这要是在有一年不会来都认不得了。
黛玉在一旁笑着说道:“大嫂子别伤心了,这是好事。别的且不说,兰哥儿长高了这么多,放在以前,大嫂子敢想么?”
李纨点了点头,可还是有些为难的说道:“可这么黑,以后可怎么找媳妇儿啊!”
一屋子的人又都被逗笑了,贾兰现在不过才六岁,现在就想这个是不是太早了?
贾环在一旁笑着说道:“大嫂子莫要担心,以后就会慢慢的好了。不用在这么晒了,慢慢的就变回去了。虽然不能像是以前那么白,可也差不了多少。”
黛玉在一旁搂着小声抽泣的探春说道:“你看,现在一切都好了,你也好了,环哥儿也好了。现在还哭什么,以后会越来越好的。”
探春抬头泪眼汪汪的看了眼黛玉,然后看看她身边的宝钗,脱口而出道:“谢谢两位好姐姐!”
“啐!”“呸!”
第491章 两位姐姐长大了,可以嫁人了哇!
贾琮临走的时候,额外给了探春和湘云一人一个会馆和超市的铺面,再加上原本给姐妹们的,现在探春和湘云是名副其实的小富婆,每个月多了不说,百八十两的银子还是能赚的下的,刨除一些后续的成本和雇人的费用,每月五六十两的净利润还是有的。
所以现在探春也是越发的独立了,再也不用像以前一样依附在王夫人膝下了。
虽然该做的孝道还是会做,但也有了自己的主意。
黛玉和宝钗在宁国府跟着学习的那一个月,探春就在荣国府跟着王熙凤学这些管事的法子。
本就机敏的探春,现在又大气了起来,本来黛玉还寻思以后总算少了一个调侃自己的,没想到探春这脱口而出的一句话,又把她和宝丫头装进去了。
“啐,三丫头你魔怔了不成,谢我做什么?这哪里有我的事情?”
“林妹妹说的对,你少来调侃我们,什么都要带上我们,可就是你的不是了。”
见到两个人的反击,探春起身拉着贾环说道:“环儿从小就不学好,因为三哥哥网开一面,这才有机会去了书院。现在三哥哥不在,只能先谢谢两位好姐姐了。”
黛玉和宝钗那一个多月和王熙凤、尤氏可卿学习理丧,其实更多的是在后宅学着记着怎么管事,什么样的下人用什么方法,另一个也是跟着见去那边后宅的夫人。
贾母的这一个办法,直接就将这件事情定了性,所有人现在都以为这两个小女孩儿已经和贾琮订了亲了。
对于贾母这样的做法,黛玉和宝钗虽然害羞,却也没有反对。
毕竟她俩和薛姨妈都是很高兴贾母的做法的,毕竟要是等三年后在提亲,还要多等一段时间才能大婚。
高门大户可不像是寻常百姓,今天定亲下个月就能结婚了。
贾母在上边看着一群姑娘们嬉闹,对着身旁的薛姨妈说道:“你看看,就是跟着嬷嬷学了这么久,可还是这样的闹腾。不过也还好,这样才能有点生气儿。我就是喜欢她们围着我热闹,觉得自己都不老了。”
薛姨妈现在是荣庆堂的常客,为了自己的女儿,几乎每天都在这里陪着贾母,此时连忙开口道:“可不就是像老太太说的这样,这些姑娘们只有这时候才是最好的。虽然嬷嬷教的规矩多,可那也是给外人看的。在家里,还是要舒服一些才行。”
王熙凤也在一旁接话道:“老太太实在太过偏心,我和大嫂子每天忙活的脚不沾地,老太太也不说心疼我们,反而是只喜欢姑娘们,这上哪说理去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