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' 贾雨村的后续作用的确不小,但不代表贾琮就要违背内心的留下他。
现在贾琮的危机感越来越高,他明白这次的江南之行,会让他和隆正帝产生裂隙,但随着声望的提高、两位至亲的死亡、还有昱文公的事情传回去,隆正帝必须按捺住内心的裂隙,可帝王,怎么会让心里有一根刺一直扎着?
所以现在贾琮内心的想法,也在慢慢的转变着。
或许,自己也不用一直给隆正帝做刀,那么多的后手和布局,也或许不用只为自保而做。
看着离开的老三,贾琮提笔写下了一封信交给张群,让他派人坐快船回京城交给渡航。
信的内容很简单,贾琮很不爽,贾雨村必须死!
让渡航继续接下来的计划,在寻找其他可用的酷吏。
贾琮猜想,渡航会很高兴自己的改变的。
“大人,您休息一会儿吧,一会儿宴席上您还要受伤呢。”
“无妨,你去吧。一切按照计划进行!”
“喏!”
贾琮看着窗外的夜色,心里暗想道:“陛下啊,何必这么刻薄寡恩呢。弄到现在这样,多不好啊!自古以前君臣典范那么多,何必要到这个地步?”
从昱文公赐字之后,贾琮渡过了一开始的激动之后,则是有些踟蹰了。
声望太高了!
本来救下衍圣公府的声望,是可以用漕帮归顺的功劳互相弥补的,江南平定速度拖慢,押送回去的官员太多,也可以用贾赦贾敬的事情互相抵消一些。
这种情况下,贾琮依旧可以放心的做着之前的计划。
可现在虽然看似昱文公的赞赏和赐字,让贾琮有了免死金牌,可那也只是免死一次!
没有了爵位和权利以后,商业版图绝对守不住!
到时候一无所有的贾琮拿什么抵御危险?
就像是史鼐说的一样,做刀,可以。
但是不能把自己做折了!
想不这么憋屈的死,就只能依靠着现有的声望和权利财力来转做持刀人。
更何况,贾琮很明白,想要破自己的声望,其实不难。
只要隆正帝下令锦衣卫监察全国,改善吏治给新法铺路,那么贾琮的声望马上就会掉到谷底!
那些读书人能捧起贾琮,自然也能将他推入谷底!
而书院的那些学子不出,贾琮就没有掌控渔论的能力。
“哎,其实从一开始就想错了。有了这么多女人,这么多的羁绊。只靠做刀,想反转太难了。”
“我想安稳,你非要表现这么刻薄寡恩。就算是千金买马骨,也得做做样子啊!何必这么难堪呢!”
“自古以来,凡是新法的先驱者,最后什么下场谁都明白。我可不是蔡华王超那样的为报圣恩,宁可满门抄斩的人啊!”
贾琮现在没有太多的余地了,可以说是一步错步步错。
一开始想的计划和后手都不错。
可没想到江南之乱的变局太多了,朝中局势也越来越诡异了。
贾琮能明白隆正帝的现状,太上皇死的仓促,权利压根没有交接过去。
留下的那些钱袋子,现在还是各个掉头炮轰隆正帝。
平国公赵啸和庞寅殷诩这些老银币都在看局势,老二老九宁王和太上皇旧臣步步紧逼。
这种情况下,贾琮这个到宁王身边的卧底,又是声望大涨,又是做事不果断,怀疑是必然的。
换做贾琮坐那个位置,也会怀疑。
但能理解,不代表能接受。
更何况是怀疑自己?!
这一条条的变数和隆正帝越来越偏激的心理,直接将贾琮直接挤到了和渡航一条并驾齐驱的路上。
“大人,宴席已经备好了。贾雨村已经过去,史家两位舅老爷也去了。动手的人也都安排好了,一路上的线索正在做,动手之后,线索会断断续续的出现。”
贾琮收敛的思绪,整个人的气势慢慢的转变,再次回到了之前的状态。
出了房门,看着在门口的老三张群,犹豫了一下开口说道:“计划里加入两位舅老爷,做的真实一些。大舅老爷的伤要贴近要害,但一定不要真的出事。二舅老爷可以轻伤,我重伤。”
张群和老三齐齐焦急道:“大人!不可啊!”
贾琮摆了摆手沉声道:“闭嘴!听我说,之前的布置和线索打乱,这件事要明面上和盐商有关系,背地里则是京城派来的杀手。唔,就从五皇子开始吧。”
张群和老三虽然不明白为什么要刮带五皇子,不过看着贾琮平静的表情,只好下去马上准备了。
贾琮背着手在抄手游廊里慢慢的走着,脑海里思索着:“毕竟,内务府可是天下最有财力的地方。而江南各地,靠着内务府的豪商可是不少。咱们扒了这么多的商人,岂不是触犯了五皇子的利益了?”
“只死了贾雨村,太明显了,我和大舅老爷重伤才够真实。而且只是废了一个老三,还不够啊!陛下,大家有来有往,你让我做刀,就得有被割伤的准备啊!”
第497章 温州府暗杀事件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