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' 隆正帝对应于朝臣们的反应很是满意,微微的擦了下嘴角的血迹,轻咳了一声,夏守忠立刻再次上前,大喊道:“退……”
“且慢!”
所有人都懵逼了,今天这是怎么回事?
扭头一看是顺安亲王,此时顺安亲王眯着眼睛看着龙椅处的轮廓说道:“陛下,今日金銮殿会审,乃是大乾立国以来从未有过的事情!可见今天的事情,实在是骇人听闻!今日南城码头死伤这么多百姓和锦衣卫,只凭着要重新调查就按捺下来,实在无法安抚民心。”
“既然宁王的事情,要重新调查,本王也相信宁侯的手段。宁王这边要查,但大侄子那边可是已经确定了,更何况还有贾敬贾赦之死的事情,此事若是不昭告天下,恐将来会酿成大祸!”
“我大乾,以武立国!太祖高祖征战沙场,一生从不弱于古人。宁侯之祖跟随太祖高祖起兵,一生之忠之诚让人敬佩!贾家青壮不知为国战死者凡几,如今贾家贾敬贾赦被皇子暗杀,此事不仅事关国体,更关乎秦家、贾家之情谊!”
“臣弟请陛下昭告天下,大皇子秦沐、二皇子秦汐之罪状,并附永不再立之言,让天下臣民知道陛下、知道秦氏一族,绝对不能容忍这样的事情!若不然,明日此事传遍天下,天下人会认为秦家薄情寡义。还请陛下三思!”
这一刻,逼宫!
忠顺亲王和宁王齐齐朝前踏了一步,大喊道:“还请陛下三思!”
三王现在露出水面的势力,全都跟在三王身后齐声喊道:“还请陛下三思!”
隆正帝的嘴角再次溢出鲜血,如果真的昭告天下,那么他的声望就很难挽回了!
之前为什么一直要转移话题审讯宁王和忠顺亲王的案子?
哪怕是知道这些证据钉不死他们,哪怕是知道忠顺亲王的事情很麻烦,五皇儿没这么快回来的时候,他依旧强硬的让老宗正带走秦沐秦汐之后,就一直引导着朝臣们的目光,就是担心这一出,担心有人让他发罪己诏!
现在虽然不是罪己诏,但是昭告天下以后,和承认自己失德的罪己诏还有什么分别?
三王会不会利用这份诏书,在传出谣言是因为他失德,所以天下才会有这样的大灾之年,还是连续两年!
这种谣言一旦传开,是很难在消除的。
更何况,现在锦衣卫也不再他的手上了!
蔡华不在这里,王超只能站出来说道:“三位王爷,诸位同僚。这件事情若是真的昭告天下,怕是马上就会发生大乱。别有用心者自从大乾立国时就屡屡出现,便是宁侯在京都大开杀戒,也没有将那些乱臣贼子杀了干净。”
“如今若是被那些心怀歹意,对我大乾虎视眈眈的人利用,造成的损失,谁能承受的住!今年不止大乾是大灾之年,大乾周边的那些异族一样也是灾年!今年若是边关大雪,那么异族侵犯大乾是必然会发生的事情!”
“这种时候,你们还要陛下发这样的诏书,是要天下陷入大乱么?!到时山河飘摇,你们全都是罪人!莫非是那些别用用心者,和诸位接触过了?范大人,此事你怎么看?!难道要大乾陷入内乱外患?!”
贾琮眯了眯眼睛,心说能和蔡华一起进入军机的果然都不是好惹的,这番话说的,就差给三王扣上乱臣贼子的帽子了。
贾琮是不会允许现在隆正帝就被拉下马的,那样对计划并不是好事,他要的是隆正帝和三王互相消耗,大皇子、二皇子、三皇子、五皇子和四皇子互相拼损!
他要的是整个皇室在逐渐消磨的状态,而想要做到这一点,最基本的保证就是各方的势力比较均衡。
现在看起来隆正帝占据下风,但只凭皇帝二字,就足以拉近这个差距了。
所以隆正帝可以失德,这件事可以传遍天下,但不能昭告天下。
而大乾,也绝对不能大乱!
第766章 隆正帝:退朝!
金銮殿上,贾琮知道这是最后一局,三王和隆正帝的博弈,谁赢,谁就会在之后占据主动!
虽然三王方才还在互相捅刀子,但是此刻三个人配合的无比的默契。
听到王超的话,第一反应就是坏了!
宁王赶紧开口道:“王大人此言差矣!这诏书并非是罪己诏,怎么会引得天下大乱呢?更何况与其让天下臣民胡思乱想,心神不宁,还不如简单明了的发下诏书!”
忠顺亲王也点头说道:“不错,此事王大人说的太过恐怖了。这天下有几个乱臣贼子?大乾立国至今,虽有些魑魅魍魉,但也动摇不了国本。若是一份诏书就动摇国本,那岂不是说太祖高祖的基业太不稳固了!”
顺安亲王本想开口,可看着那边的旧臣一派和武勋开国元平两脉都在皱眉思考,叹了口气摇了摇头,知道方才王超的话已经引起了他们的注意,对于旧臣和这些武勋来说,大乾的内部安定是非常重要的。
因为他们是利益既得者,绝对不会允许大乾风雨飘摇的。
更何况灭国之臣,可从来不是什么好名声!
旧臣这边,萧征开口说道:“王大人所言极是,这件事情若是真的明诏天下,怕是会被不少乱臣贼子利用!那些歹毒心肠的人,可不会管什么国家,什么大义!这件事情,依本官看,还是低调处理才是!”
萧彾也在一旁点头说道:“事涉国之根本,若是一个不慎,就是谁也无法承担的大事。诸位同僚还是要三思啊!若是明诏,怕是明天各地就要谣言四起,这个时候出现谣言,意味着什么,大家都很清楚。”
虽然知道这兄弟俩是为了大皇子,但也不得不说他们和王超说的都有道理,旧臣们都点了点头,看向了另外一边的赵啸和贾琮。
现在旧臣一脉的几个领头人都不在,王平和邓白又是个中立派,剩下的职位明显都不够份量,尤其是现在要和三王对垒,这些文官怎么可能会站出来当靶子?
他们到现在也没想起来贾政已经是工部尚书了……
赵啸和贾琮都在心里暗骂了一声,但还是占了出来。
赵啸开口道:“老臣同意王大人说的事情,此事不宜明诏!”
贾琮也点了点头说道:“不错,本侯和平国公想的一样,此事不宜明诏!”
赵啸的嘴角抽了抽,心说你这个小崽子怎么老是坑老子!
你说你的就完了,老是拉着我做什么!
他们两个一表态,后面的开国一脉和元平一脉顿时纷纷附和,这一下,所有人都不在乎贾琮和赵啸对于诏书一事的态度了,而是暗想道:“武勋一脉,似乎比以前更团结了!虽然开国和元平依旧泾渭分明,但他们各自团体之间比以往要好的多。尤其是赵啸!”
赵啸此时的态度依旧有些暧昧,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,他不会在像是之前一样对隆正帝俯首了,此时赵啸的一句话让整个元平一脉附和,已经代表了他的立场了!
这一刻,隆正帝的心里并没有太多的懊恼,他明白这是必然的,一个失德的皇帝想要掌握兵权,除非是武皇帝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