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猪猪书屋 > > 鸣珂 > 分卷阅读208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章

设置X

分卷阅读208(1 / 1)

,胡大夫从中挑挑拣拣,把药方又调了调,几帖下去竟很见效。他们来时萧翊清刚醒,简单梳洗便在厢房见客,许是看了傅行州发回的平安信,看着精神好了许多。 见周之渊进了屋,萧翊清招手让他把宝团抱过来。 放上膝头之前,黎越峥先捏住猫爪子上上下下地擦干净,又按住猫头擦了一遍。不知为什么,宝团一向很怕他,只有靠近就会炸起全身的毛,后背防御似的弓起来,整只猫颤抖着,瞳孔变成一条竖线,一点声音也发不出来。 黎越峥不以为意,擦干净便拎着它的后脖子搁到萧翊清膝上,自顾自地去洗手。他听帘内萧翊清问:“后日便是婚期,上下事务可备妥了?” “早就妥了,王爷放心。”林泓长吁了口气,有点愁眉苦脸的,“成婚真是麻烦,我跟着侯爷前后准备了小半个月,比处理公事还要繁琐麻烦。说真的,要不是侯爷办喜事,我才不会管呢,我以后再也不参与这种事了。” 萧翊清抱着宝团,小猫在他膝上乖巧地缩成一团,任凭怎么摸都不闹不叫,只道:“这不是一回事,等将来之渊娶亲的时候,还是要你帮忙的。” 周之渊突然被点名,他年岁尚小,远不到结亲的时候,便眨着眼睛好奇地问:“平王殿下,您当年和黎总兵在一起的时候,有没有办喜宴呀?” 黎越峥正在甩手上的水,闻声回头看了他一眼。林泓见状,赶紧从旁边拿了块糖塞他嘴里:“小小年纪想什么新娘子,不抓紧念书学习,胸中没二两墨水,看谁嫁给你。” “办过啊,”黎越峥却转过身来,“是我们去泉州之后才办的,那时候也赶上过年。我们在城里开了十天喜宴,给全城的百姓都发了红包,大家都喜气洋洋的。” 周之渊嚼着糖含含糊糊地:“唔……那您和王爷……” “我们啊,头一天当然是在的,后来你平王殿下没能……” “元昼……”萧翊清以手抵唇,急促地咳了起来,脸色不知因为咳得还是什么,微微地泛起红来。宝团以为他生病了,焦急地凑上去嗅他的下巴,却被温柔地摸了摸耳朵,“你要是没事可干……不如去批公文。” 周之渊还想问什么,嘴里立刻又被塞上了一块糖,只能发出唔唔的声音,彻底说不出话了,只能疑惑地往身边看。 几人说笑几句,林泓又正色问道:“王爷,傅行州前日来信,说凛川暂住陈府,身边有一个哑巴跟着,是陈府的下人。这人年纪四十开外,耳后有刺青,刺了一个‘寒’字。想问问您和总兵,寒大人那时,是否会给府中的家奴刺字?” -------------------- 新年快乐~俺从年前的加班和新年的走亲访友中逃脱出来了,这几天可以写了嘿嘿!后面来点日常唠几句,过年了调剂一下,要不然也太严肃了~ 谢谢阅读 第128章 明辉 夜色已深沉,平王府的卧房里少见地还亮着灯。明绢上映出一道清瘦的人影,坐在床边伸手拨了拨烛心。床头上放着一只空药碗,过不多久便有侍女挑帘进来,轻手轻脚地收走了。 萧翊清有些出神,他曾问过胡大夫药方调整后为何如此见效,胡大夫心中也有疑虑,四五日间将药方药渣看了个遍,也没找到什么原因,只得暂且解释为宫中这批药材上乘,再加上之前行针拔毒见了功效,这才恢复得好。 他对这套说法将信将疑,但更惦记着幽州诸事。他心中已有决算,州府如有异动,朝中绝不能无人作为后盾。幽州局势瞬息万变,事已至此他无暇多想,命胡大夫能用便用。 黎越峥刚沐浴完从后屋出来,便见萧翊清把拨子放在床头的盘中,长发散开落在月白色的里衣上,灯下脸庞显出瓷样的温润细腻。他在雕花门外停住步子,隔着门上的梅花远远地看着他。 萧翊清不发病时并不显得有多凶险,人总是这样安静着,有时还带着笑望一望自己。然而发起病来是如何摧残磋磨,只有黎越峥最清楚。 在数不清的深夜里,他两只手沾着血,抱着人寻医问药,恍惚之间也会问自己,这种相依相伴的日子是不是越过越少。但他往往想到这里,就会再强行将这种忧虑抛之脑后,不让任何人察觉到这种难以言喻的焦躁。 萧翊清抬头见他进了屋,愣愣地站在外间不动,便笑问他:“你站在那儿做什么呢,怎么不进来?” “……啊,屋里暗,再给你添两盏灯。”黎越峥说着,回身把最外面的四盏灯都点亮了,走过去在床边坐下。 两人的发梢缠绕在一起,给萧翊清的头发也带上一点潮湿。黎越峥干脆将那两股头发拧成一缕,揉在掌心里蹭干,边揉搓边问:“这么晚了,看什么呢?” 萧翊清将两封旧信放在膝头,字迹遒劲,信纸微黄,显然多年间被保存得完好。 “林文境的话让我想起了一点旧事,就翻翻国公爷从前留下的几封家信,心里安定些。”他摇摇头,叠起来收回信封里,仔细地放在床头,停了一停道,“元昼,就像我刚才和他们说的那样,寒大人出身平民,一向善待下人,自然不会效仿世家刺字。但是要论刺青,刺的还是‘寒’字,倒有个人真有可能这样做。” 黎越峥问:“是谁?” 发梢沾水,萧翊清的肩上被他披了一件外袍。这外袍已穿得半旧,正是舒服柔软的时候,也是他穿惯了的。 他想着事儿,便拢一下肩上的袍子道:“那时候寒大人还很年轻,刚刚高中探花,还没被任命什么实职,便趁着空闲和几名同窗出门游历。几人一路行至北关门外,具体是怎么回事寒大人不肯多提,阴差阳错地救了一名少年人。这少年姓温,所在温氏在京城早些年颇有名望,你也知道的。” 黎越峥思索片刻说:“翰林院校书郎,温自新。学识渊博,文采卓绝,皇上舍不得他做笔杆子,老头子三请四请,去年才放他致仕。按你说的岁数来算,那少年人是他儿子?” “是,”萧翊清点头,“温公子当时未及弱冠,便缠着寒大人要拜他为师。寒大人何等心高气傲,哪里是能耐下性子好好教导学生的。他教凛川另当别论,可自然不会答应温公子。于是温公子便想尽了办法缠着他,考了科举追进朝堂,离京也跟回京也跟,寒大人甚至出门时都要躲着点他。直到国公府出事,寒大人遭罢官,彻底离开京城。” 黎越峥问:“那后来呢?” 萧翊清不无遗憾:“温自新那么一个老学究,我此生没见过他发那么大的脾气。寒大人离京不到五日,温公子便追出了京城,此后再无消息,有传言是遭遇关内郡的时疫,下落不明。” 屋里静默片刻,两人的发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章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