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' “既然他们看准了你,那我们就让他们得偿所愿。”
“不就是股份吗?反正关于股份化改革,上面也早有争论,王烨你现在不是承包了原来红星机械厂的大集体吗?”
“现在叫红星制造厂是吧?”
“我看就以这个厂子为蓝本,你持股百分之六十,原本红星联合体和云台市工业局各占百分之二十,让他们各自让出来一半,给三井!”
“至于厂址,就去你们的拆解厂,那边深山老林,方便保密,但是有铁路,交通很是方便,至于部队想办法调走一部分,剩下的转做安保。”
“另外还有人手,我们给你从全国找,不说一万,七八千肯定没有问题,至于家属就安顿到涞阳县城旁边,王烨你给他们找点活儿干。”
“总而言之,这一次的机会,我们必须把握住!”
“不过能不能把他们的技术都给套出来,最后还得看你这个厂长的,王烨!我们把这个重要的任务,交给你了!”
“我看这个项目,就叫831计划吧!”
“老周,你看呢?”
听到魏青山老人的话,周金烈笑着点了点头说道:
“我没意见,不过咱俩说了不算。”
“得回去报告领导!”最近转码严重,让我们更有动力,更新更快,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。谢谢
第224章 安保公司
“事以密成,语以泄败。”
“如果这个计划能够通过的话,将会是接下来数年时间内,我们国内保密等级和规格最高的工程了。”
最后,魏青山老人忍不住如此感慨说道,而周金烈老人则叹气说道:
“我只希望,他们那边不要出现问题。”
“咱们这边可以搞军事化管理,还是比较好控制的。”
“不管怎么说,走一步看一步吧,反正不管怎么说,我们都不可能亏,只不过是赚多赚少的问题。”
“毕竟,那可是机床啊!”
说完之后,这个话题就到此为止了,接下来王烨就是等消息,然后再次接触三井惠,最后开始推进合作进行。
在结束了这个“敏感”话题之后,办公室里的气氛都松弛了不少,王烨再次给两位领导添上茶水,其中周金烈老人露出笑容说道:
“不管怎么说,你们联合体这一次,算是正儿八经的起飞了。”
“我看等天气暖和,你们的扩建工程还要继续,现在的规模根本满足不了你们的生产需求,都说世事无常,这就叫世事无常啊!”
“谁能想到,区区一個三线厂,最后能搞成这种规模?绝无仅有啊!”
周金烈老人感慨了两句,然后再次询问道:
“怎么样?生产压力大不大?”
“前几天刚接了巴基斯坦的订单,现在沙特的订单又撵了上来,实在不行咱们就冬天施工,困难可以想办法克服的嘛!”
“至于人员你也不用担心,别说要过年了,这么多外汇,还过个屁的年!”
“你要多少人,我给你多少人!”
面对周金烈老人的说法,王烨略微摇了摇头说道:
“有压力,不过整体倒也还好。”
“反正巴基斯坦那边购买的货物一大半都是一些民用产品,通过之前的全省产业链大会,我们基本上把能分配的生产内容都分配了出去,现在全省上百家大大小小的国营厂,都在咔咔的生产,卯着劲儿给我们这边供应。”
“至于军工方面,现如今我们和鲁齐省七家三线厂达成了战略合作,他们替我们分担了不少制造压力,而且不少非核心产品,我们也都通过两部委外包了出去,所以生产压力虽然有一些,但是没有到影响交付的地步。”
“而且如果军工产业链大会能够顺利进行,我们还可以进行项目拆分,然后以更小的制造单位,分包给更多的军工厂。”
说到这里,王烨似乎生怕两位领导误会了什么,赶紧说道:
“当然了,这都是权宜之计。”
“等天气暖和了,扩建工程还是要继续的,毕竟只有规模上去了,交付的速度才能加快,否则太长的交付周期、太慢的交付速度、大量的订单积压,也不利于我们的高速发展和产品迭代。”
“而且我们和宋指挥也联系好了,那边会帮我们协调铁路修建的工作,就是给我们厂区通一条铁路,连通从云台市到琴岛市的铁路。”
“这样可以大大的增加我们的运输能力。”
对于王烨的这个说法,旁边的魏青山老人点了点头说道:
“确实应该修铁路了,运输是发展的命脉。”
“目前咱们国内的铁路太少、别说是和发达国家相比,和一些较为突出的发展中国家相比,差距也是很大的。”
“至于公路,虽然总里程不算少,但是人均不够多。”
“质量更是一言难尽!”
魏青山老人说到这里的时候,忍不住叹了口气。
毕竟作为国防部的领导,对于国内的运输情况基本算是了如指掌的,某种意义上来说,甚至不比交通运输部门的领导差,原因很简单,打仗最重要的基础就是“地理”,再加上战略运输和投送,能不清楚吗?
“对了王烨,伱之前不是说,你要真的搞拖拉机吗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