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猪猪书屋 > 时空穿越 > 说好军转民,这煤气罐什么鬼? > 说好军转民,这煤气罐什么鬼? 第689节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翻下页

设置X

说好军转民,这煤气罐什么鬼? 第689节(1 / 2)

(' 不多时,摆渡车停在了一座厂房前面,王烨点了点头下车,随后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走进了测试车间,在七拐八拐之后,终于走进了一个房间里面,只见房间正面是大玻璃,大玻璃外面是位于下层的测试空间,能看到右侧区域,发动机已经被固定在了一个特殊的支架上,尾部对着一个“黑洞”。

“开始吧!”

此时此刻,二楼的观摩房间里已经有不少人了,王烨到来之后大家简单的打了个招呼,然后王烨就一声令下,随后

很快,发动机的轰鸣声,回荡在了空气中。

当初红星联合体决定要立项一款用于战斗机的涡扇发动机的时候,其实关于产品的方向,大家有过不少的讨论,一部分人主张以涡喷-7为蓝本,重新设计一部分,然后搞出来一台涡扇发动机,而涡喷-7发动机就是目前歼-7和歼-8战斗机使用的发动机,这么搞的好处,就是大家对于这个发动机比较熟悉,容易搞。

但是这个提议,绝大部分人不同意,因为涡喷-7水平就不是很强,再在上面缝缝补补修修改改没有意思,都说空白的纸好绘画,所以一部分认为,不如就以目前红星联合体在小尺寸核心机的基础上,搞一款大型的核心机,然后围绕这个大型的核心机,来研发各种各样的航空发动机,最终用在各种飞机上。

然而,关于这个方案,也有人不同意,理由也很简单,难度很高!

最后,又有人提出来了,目前红星联合体已经得到了老美的f-14、f-16和苏联的米格-29等战斗机的完整残骸,那直接以他们的发动机来进行逆向,才是最合适的,难度适中,研发时间也适中。

而且使用这个方案,也有利于未来战斗机的制造,毕竟发动机都复制了,那再复制个壳子,组装起来不就是战斗机了吗如果发动机是全新的,推力、尺寸、重心之类的都是问题,装到复制的飞机壳子里面,到时候需要做的工作依然是比较多的,所以还是直接抄别人的发动机比较好。

总之,最后经过一系列的讨论,大家还是决定先抄了再说。

所以面前的这台发动机,抄的就是f-16上面的那台f100--200发动机,曾经国内对于这台发动机,也是颇为羡慕的,甚至在七十年代末,老美也愿意把f-16卖给国内,国内可是相当的高兴,但是最后仔细一谈才发现,老美可以卖f-15,但是不给用f100--200发动机,也不出售相关的技术。

最终,只能是一拍两散了。

直到前两年,终于拿到了一台几乎完整的f100--200发动机,经过会议讨论之后,确定为红星联合体接下来航空发动机的主力产品,于是抄袭就开始了。

“刘总,你觉得这台发动机,能达到老美原版的多少水平”

面对这个问题,王烨旁边的一位总师迟疑了一下,然后思考着说道:

“不好说,厂长。”

“我们几乎百分之九十五的零件,都做到了老美原版发动机的同等水平。”

“但是极少数的,确实是没有办法,距离老美就是有差距。”

“这部分的差距没人敢说会对整体有多少影响,不过有一点我是确定的,那就是我们这台发动机的耐久性,一定距离原版是有差距的,我认为起码会差四分之一!”

巨大的噪音中,听到王烨和这位刘总的议论,旁边另外一位头发斑白的技术大佬笑着说道:

“老刘,要是按你说的,寿命能达到四分之三,那就是好的了!”

“大不了我们多维护几次发动机呗”

“我是担心啊!那些性能不足的零件,会导致发动机的状态不稳定不可控,就像是厂长说的,咱们拿到的那架f-14战斗机,上面的发动机不是就有固有的缺陷吗”

“飞着飞着,扇叶如果崩了,那可是大问题!”

“我最担心这个!”

对于这个说法,那刘总嘿嘿的笑着说道:

“这个我一点也不担心。”

“反正我们要进行测试的,如果有类似这样的问题,一定可以测试出来!”

随后,现场哪怕依然是轰鸣的发动机声,但是技术人员们也是忍不住讨论了起来,直到半个多小时之后,大喇叭里传来了第一次测试成功的消息,现场爆发了一阵热烈的掌声。

第721章 护卫舰下水!

发动机测试成功,标志着红星联合体在航空业又迈出了巨大的一步。

王烨非常笃定,用不了两年时间,红星联合体的第一架战斗机就会面世,到时候当国产版f-16曝光的时候,也不知道老美和世界其他国家,都会是什么表情。

更不用说,王烨还准备给他们整点刺激的,让他们大吃一惊!

或许是因为气温太过炎热,也或许是因为最近的心情太好,导致王烨感觉时间过得飞快,一不留神仲夏的八月就结束了,早晚的气温终于开始凉爽了下来,红星工业大学也到了开学的日子。

没错,红星工业学院的名字再次改变了,这已经是这所学校的第二次更名了,曾经这个学校叫红星中专,随着红星联合体的发展、国防八校系统的构建,红星中专变成了红星工业学院,那一次实际上是学校整体水平的一次跃升,从中专变成了大学,而这一次则不同,其实只是名字的变化,因为目前国内已经掀起了去“学院”化的风潮,或许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,大家觉得学院不好听,不如大学好听。

“看到这些年轻的面孔,我就感觉特别高兴。”

“一来呢,我感觉我好像也变年轻了,一来呢,看着他们走进校门,看着他们走进知识的殿堂,我就心里忍不住想,国家的栋梁之才们,变的越来越多了啊!”

今天是开学的日子,其实绝大部分同学都是昨天和前天就来报到的,包括分配宿舍什么的,今天抵达的一般都是住在涞阳或者云台市范围内,几个小时车程就能过来的那种。

此刻,学校的门口位置,王烨穿着一身中山装,旁边站着穿着一身军装的魏青山首长,看着来来往往络绎不绝的学生和家长们,魏青山首长笑盈盈的和旁边的王烨如此说道。

每年的九月一日开学,是红星联合体罕见的“开放日”,除了学生之外,家长们也可以走进红星联合体那座被无数人称道的大门,进入红星联合体的厂区内部,前往红星工业大学去送自己的孩子、去餐厅品尝红星联合体的伙食,或者是在工作人员的组织下,去有限的几个区域游览。

“首长,也不全都是栋梁之才啦!”

“您这么说,好像我们红星大学已经比肩清华和燕大了一样呢!”

“其实我们对于大学生的培养,并不是以本专业能力和科研水平为强制标准的统一教育,毕竟人和人不同,有人聪明些,有些愚蠢些,有些灵活些,有些死板些,我们会结合每个人的特征,进行教育。”

“所以肯定不会都变成栋梁之才啦,从目前的情况来看,每年的毕业生中,起码有三分之二左右,会成为最普通的工人和工程师,至于能成为科学家的,其实屈指可数。”

“但是不管怎么说,我还是认为,我们对他们的教育是成功的。”

“可以让他们在他们擅长的岗位,做自己喜欢的、让自己高兴的工作,同样也是为厂子、为国家做贡献,您是对吗”

面对王烨的这个说法,魏青山首长哈哈的笑着说道:

“我怀疑啊!你在拐弯抹角的夸奖你自己。”

“你说的对,但是有一点我和你的想法不同,我认为只要能干好本职工作,那就是国家的栋梁之柴。”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翻下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