斋夫看着蓝衣少年远去的身影,叹气似的的摇了摇头,领着苏逸进了门。
斋夫带他去找讲郎,苏逸仔细打量着书院内,白墙青瓦,书画字拓,威仪大方。
进了厢房,讲郎张允贤坐在小岸前的麻席上,表情冷淡的抬头看他:“坐吧。”
苏逸轻点头,学着对方,合规矩的坐下,看着他手里翻动着纸张,又认真的听他絮叨:“读过的书不多,但根基尚可……四书没念完,按道理是不许收录的,经学未通,更别提制艺,书院的进度不好赶……这首诗写的倒不错,剩下的两篇只能算得上平平无奇,算不上顶好,我还需再考你一考。”
苏逸认真的点了点头,表示没问题:“请先生考校。”
他心中紧张,讲郎倒也并非不近人情。
张允贤手里捏着举荐信,心中早已有底,考察只不过是走走过场罢了。
考了几篇他诗词歌赋,对子,本就平平无奇,没什么出彩的地方,但意外多嘴添了一句,却意外的发现苏逸表判答的极为有理。
寥寥数字,字字有理。
又多问了两句才发现,学了两本四书,竟然只用了两月,便学了个粗略。他心下不得暗自感叹,莫非是文曲星转世?
讲郎并未多过为难他。
虽说每年的入学,上百名的学生前来面试,录取的不过十来人,但是这十来人中,已经是顶顶好的了。
苏逸并非最过出彩的那个。
但是言行举止,都格外有规矩,又聪明,虽然现如今相比于他人有些落后,但颇有大家风范,相信多学几日便一定能超过书院中的大部分人。
讲郎同他大致说了说书院的规矩,便让斋夫带着她下去,自己去找山长汇报今年收录学生。
苏逸心里暗自长舒了口气。
他被人领着去书阁领书,又恰巧碰见两名新生,看起来和他年纪一般大。
斋夫叫苏逸取了行李和书,跟着那两名新生前往寝舍,说完就扬长而去,只剩下了三人面面相觑。
第6章
苏逸仔细打量着在他前方那两位书童,两人相貌都不差,算的是耐看,比不过谢明眴的一眼惊艳。
藏书阁的管书发了他们三人一人一套四书章句,还有一些杂七杂八的东西,又同他们讲借书的细节。
苏逸听的仔细,捧了东西出门的时候,却突然发现外面落了小雨。
他怕淋湿怀里的书,蒙着头将书包裹的严严实实,寻着记忆往寝舍的方向跑去。
幸亏他跑得快,身上只落了几滴小雨,他的衣裳也没湿,进了房舍,大致扫了一眼,意外觉得住宿环境不错。
虽然是大通铺,但是在干净整洁,他挑了个相对人少的房间,找了个角落将书放下,主动同房间的其他同窗交换打招呼,得了回应,话题结束后便缄默不语,安静的坐在床上翻看那套四书章句。
书中的东西晦涩,只消片刻他脑袋里便晕乎乎的,突然却被一声呼唤叫住神:“苏兄!”
他寻着声音抬眼望去,却发现侯瑾站在不远处,他急忙合了书,跑去门外,拱手:“侯兄,好久不见。”
“面试还算顺利吗?”
候瑾并未等苏逸说完话,他算是自言自语:“张秀才向来不会为难人,苏兄文采斐然,为人处事落落大方,自然不必忧心。”
“多亏了侯兄吉言,一切顺利。”
苏逸被夸的有些不好意思,两人说了些闲话,苏逸就听到旁边有人在叫他。
候瑾一拍脑门:“瞧瞧我这记性,新入学的童生要向山长行拜师礼,迟到不得。”
苏逸被人推搡着,一起往西书堂的方向去。
等到他们见到山长的面,苏逸才察觉这人的眼熟,他几乎算得上是讶异:“刘掌柜?”
山长明显愣了一下,轻轻冲他摇了摇头:“你说的可是唤书斋的当家刘海詹?那是我的亲胞弟。”
竟是双胞胎!
苏逸为自己刚刚的失礼道歉。
山长刘海梧摆了摆手,看起来甚是和蔼:“对我们两个不熟的人的确会认错,不怪你。”
听人说,这位山长可是乡试前几名。
幼时遣词成句,文采斐然,更是通达情理,后来乡试榜上有名,更得众人称羡。
却没曾想家中出了变故,母亲因病亡故,这才守丧三年。 ', ' '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