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前在广平的时候,哪有小姐敢对她这样啊?都是她无视别人。
康娴郡主对许念巧道:“晋王妃真是拿大了,在您这个太子妃面前都敢这么无礼。”
许念巧成亲以来,一旦进了宫里,别人看着皇后的脸色,捧着她的很少,落井下石的倒是很多。
现在来了个郡主事事捧着自己,一时间把许念巧捧得有些飘起来:“她素来这样,你不必理会她。”
康娴郡主恨恨的看向文姒姒的背影:“太子妃脾气好,受得了这样的气,我可是个脾气不好的,受不了别人这么冷落我。”
太子妃出现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刘煊的耳朵里。
刘煊听亲信随从说了两句,不冷不热的看向太子:“今天太子妃居然过来了?”
太子现在挺不想和刘煊见面的。
楚氏之前劝过太子,要他好好发落太子妃一番,最好在皇帝面前自述太子妃无才无德管不了后院,把她降为侧妃不再出现在晋王妃的跟前,如此才能平息晋王府的怒火。
若不如此,晋王便有名正言顺的理由和他交恶。
但太子犹犹豫豫一番,想着这段时间自己不能上朝,张家在前朝不敢有动静,楚氏家里无力,只有许家能在皇帝跟前说说自己的好话。
因此,他只背着人拿许念巧撒气,明面上没有做出什么举动。
现在听到刘煊质问,太子有些心虚:“原本在禁足,今个儿敏佳郡主满月,本宫想着侧妃过来不好——”
刘煊冷笑一声:“看来在太子这里,女人比兄弟更重。”
太子一时间大怒,偏偏找不出话语去反驳刘煊这句话。
老三今个儿春风得意,笑呵呵的坐到了刘煊的跟前:“大哥,我敬你一杯。”
敏佳郡主能够安然无恙的生下来,大嫂功不可没。
老三现在一想起朱妃那档子事儿便心有余悸。
所幸董氏没事,生下来的敏佳郡主也健健康康的。
他们几个在前面热热闹闹的喝着酒,众人都在夸赞老三有福气。
老三确实觉着自己从小到大都是兄弟中最有福气的,小时候母妃疼他,长大了娶这么好的王妃,现在还来了个千金小郡主。
后院里女人同样挤成了一团,个个都要看看小郡主。
文姒姒把敏佳郡主抱在怀里,笑着道:“郡主这模样随朱妃娘娘,眼睛嘴巴都很像。”
董氏笑道:“父皇也这么说,还说郡主像思懿公主,若性子也像思懿公主肯定更招人疼。”
康娴郡主在旁边撇了撇嘴,就这么点子大,脸都没长开呢,怎么就看出像朱妃了?
今个儿过来的都是权贵夫人,那些诰命夫人什么的康娴郡主和广平王妃压根看不起,家里没有世袭爵位的瞧都不瞧一眼,有爵位没实权的也懒得搭理。
母女两个生怕别人不知道她俩身份高贵,一直保持着高姿态,只和皇妃王妃说说话。
康娴都十六了,她和广平王妃两个人都想把婚事先定下来。
今天来往的贵妇挺多,两人心思都很活络,康娴还想借着太子妃多认识认识一些人。
没过一会儿康娴便傻眼了。
她看得上眼的人家,大都围在晋王妃文氏、开平王妃董氏和五皇妃丁氏的跟前。
没几个有势的同太子妃走近说话。
第104章 满月[2]
平时的时候奉承太子的人很多,这样的场合往太子妃跟前凑的也不少。
但现在太子被停了差事,张家实权被削,皇帝对太子一系的态度不明,人都是趋吉避凶的,暂时都不想和太子这边的人走得太亲近。
康娴郡主和广平王妃消息不灵通,她们家里没有男人在朝堂上,在京城除了皇后没有其它关系亲近的亲戚,两个妇人迄今为止都不知道朝堂上的事情。
胡皇后把这对母女的心性摸了个透,有事没事才不会和她们讲现在的局势,甚至都没有告诉她们自己很憎恨太子和太子妃。
四皇妃梁氏一早就被开平府上这架势弄得心里头老不舒服了,又是心酸又是嫉妒的。
当初她生下一个哥儿,皇上都没有亲自来看,只景妃兴冲冲的看了看。那时候满月酒,京城里也没有这么多人来道喜。
五皇妃丁氏摸摸自己肚子,趁着人不注意便教训起了七皇妃王氏:“你不是说药有用么?怎么喝了这么久肚子都没有什么动静?”
王氏讷讷的不知道说什么,扯东扯西的说些有的没的。
丁氏心中暗恨,要是自己肚子里那个能生下来,肯定比董氏还要风光。
董氏这贱人平日里默不作声的,怎么什么好事都让她给占了!
文姒姒送的那套玩意儿现在派上了用场,五颜六色的拨浪鼓在小郡主眼前一晃,郡主的眼睛就瞬间盯上了她的手。
太子妃和四皇子府上送来的东西都中规中矩。
许念巧自个儿的嫁妆在嫁入太子府后用了不少,一入宫才知道,什么都要打赏,皇帝派太监送些不值钱的糕点,她也要给太监打赏,许念巧手上拮据,自然不舍得拿出好的。
梁氏想着现在只是个郡主,等来日董氏生了世子再随厚重的东西。 ', ' '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