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家里没什么需要操心的东西,你们每天给骡子和鸡喂饲料,搅拌一下我发酵生物酵素的那个缸就可以了。”
“明早把你们的被褥送到秋燕婶子家,白天你们在家和云康一起背书练字,晚上锁好门去秋燕婶子家住,知不知道?”
九九和春生乖巧点头,杜云瑟给他们留了将近一个月的课业,不愁他们没事干。
秋华年把家里剩余的菜和蛋都拿给了胡秋燕,充当九九和春生的伙食费,地里的棉花苗还在生长初期,没什么需要特别注意的,拜托相熟的村人们顺便照看一下就行。
至于高粱饴,秋华年虽然一口气做了许多,但显然撑不了二十几天。
他再三考虑后,花几天时间制取了整整一百斤的高粱淀粉,把高粱饴的配方教给九九,由九九给孟武栋供货。
至于清福镇上的卖糖生意就不去了,由孟武栋取了高粱饴,分给孟圆菱在豆腐坊代卖,和孟武栋一样都是五五分成。
“高粱饴的做法都记住了吗?甜菜根快完了找榴花嫂子买,万一做不过来就不做了,千万别为了赚钱累到自己。”
九九点头,“华哥哥放心吧,我已经学会了,每天做一点,不会累的。”
春生也在一旁拍着胸脯保证道,“华哥哥放心,姐姐搅不动糖了还有我呢!”
做高粱饴最难也最费力的一步,是在锅里搅动翻拌淀粉与糖水的混合物直至固态,这个过程需要精准把控火候,还需要不停地全力搅拌,稍微偷一会儿懒糖就会糊锅。
之前试做的时候,九九搅拌到后面有些力气不足,春生自告奋勇搬了个小凳子站在灶台前帮忙,两人交换着搅动糖液,才合力做好了一锅高粱饴。
春生自从伙食条件上去后,身体长得越来越壮实,像头小牛犊一样。
他虽然聪明,心思却不放在读书上,每天只想着去外面漫山遍野地跑着玩,学习进度比同时启蒙的九九和云康差一截,惹得杜云瑟频频皱眉。
秋华年不是那种非要逼着孩子有出息的家长,每次都劝杜云瑟春生还小,再长大一些就好了,春生现在除了贪玩外没有其他问题,还不到需要严肃管教的时候。
离开前夕,秋华年把家里所有钱拿出来开始算账。
之前提坟加上买做红腐乳的原材料用完了家中几乎所有银子,只剩下二两,现在他手头有宋太太给的五两银子的谢礼,卖红腐乳得的五两银子,还有这些天越来越多的卖高粱饴的零碎收入,加起来一共是十五两整银和五百多文零碎铜钱。
不知不觉间,居然已经够盖房子了。
秋华年打算等从府城回来,就筹备盖新房子的事,越早住上越早享受。
到了出发的日子,提前订好的马车来到杜家村接人,相熟的人们都来送行,秋华年和杜云瑟祭过杜宝言夫妻和梅雪儿,把大包小包搬上马车,前往府城赶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