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翻下页

设置X

第246章(1 / 2)

就连最上乘的海鲜也没有这种鲜美!

吃过加了蚝油的菜,此前吃的那些菜瞬间黯然失色。

有些爱吃的人忍不住劝秋华年,希望他能把这蚝油做成生意。

秋华年笑眯眯的打着太极,没有否认,但也没有答应。

既然要饥饿营销,那就得一开头就把胃口吊足了。

秋华年不松口卖蚝油,反而会让今日品尝到美味的人更加念念不忘,将它当做新奇珍贵的体验,口口相传出去。

这和现代那些外国奢侈品走的是同一个路子,明明能做许多,但就是要限量,就是要限制身份购买,让人们趋之若鹜的追求溢价商品。

与那些华而不实的奢侈品相比,秋华年的蚝油至少用量扎实,也实实在在的好吃。

吃过午宴,撤了桌子,宾客们又在院里闲聊游玩了一会儿,申时之后才陆续告辞离开。

秋华年已经累得站不动了,让金三他们看着收拾院子,自己脱了外面衣裳,半倚在炕上看今日收的礼。

上门来赴宴的人送的礼比之前厚许多,种类五花八门,有香料,有绸缎,有屏风摆设,还有名贵的笔墨纸砚。

所有礼物加起来,价值超过了办宴的花费。

不过这也意味着以后他们宴请秋华年,秋华年也得带差不多价值的礼物去。

许多人家都是把收到的礼物收起来,需要时再拿出来送给别人,只起一个中转作用。

家里读书人多,秋华年把笔墨纸砚拿出来用,再留了一个精致漂亮的苏绣炕屏摆在炕上,其余的都收进了库房里,妥善保存起来。

不出秋华年所料,蚝油的名字,短短几天就传遍了襄平府上层圈子。

在秋华年的有意推动下,它一时成了琼浆仙露的代名词,没有吃过,简直是人生一大遗憾。

许多人明里暗里给秋华年递话,希望能讨要一些蚝油,有的人甚至神通广大的找到了那日的主厨黄大娘,想从黄大娘口中探听风声。

因为秋华年明说了蚝油是哪两个字,还有的人试图用生蚝来仿制。

但他们中真正吃过宴会上菜品的都是少数,更没有一个人见过黑色粘稠质地的成品蚝油,怎么可能仿制得出来。

只能徒劳的浪费材料,始终不得其法。

就这样发酵了十来日,递上门的帖子越来越多,秋华年终于“勉为其难”的松口了。

他拿出五十两银子的积蓄,在襄平府繁华路段买了一间四十平左右的铺子。

商铺比宅子贵一些,好地段的商铺更是难买,但听说秋华年要用铺子卖蚝油,许多家资丰厚的人直接上赶着要卖给他,只盼他早点开起来。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翻下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