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这样磨了整整一个学期,到了九月份,不知道是徐庆元终于打动了领导还是怎么的,居然真的给嵩山武校分了一个支教老师来,南方人,刚毕业的大专生。
高材生!
徐庆元乐颠颠地在镇上最好的饭馆订了一桌子菜,给新来的老师接风洗尘,并郑重地拉上了全校教职工(共计4人)作陪。
那是念尘第一次见到杨建华。
二十三四岁的年轻人,个子挺高的,穿着一件清爽的短袖白衬衫,皮肤很白净,斯斯文文地戴一个玳瑁框的眼镜,一看就是喝了很多墨水的。
徐庆元介绍同事们给他认识:“来,小杨老师,我给你介绍一下,这是我们学校的后勤部长——念尘,以后你缺什么,要什么,尽管跟她讲!不用客气,就跟在家一样。”
念尘注意到小杨老师听徐庆元介绍的时候,特意把手中的筷子放下了,很专注地听着。
是个很有礼貌的年轻人。她心想。
“念尘?”小杨老师轻轻重复了一遍她的名字,向她微笑道,“念老师这个姓很少见呢。”
那两个字从他舌尖滚过,带上了一点南方口音的软糯,怪好听的。
念尘愣了一下神,忘记纠正他自己不姓念。
徐庆元对念尘说:“这位小杨老师又能教语文又能教算术,还会说英文,一个顶我们仨,你可得帮我把这个宝贝疙瘩照顾好了。”
念尘忙说:“包在我身上。”
下午,她特地买了崭新的暖水壶、洗脸盆、毛巾、洗衣皂和牙刷牙膏等,都装到一个大网兜里,送到小杨老师的宿舍里。
小杨老师随身行李不多,只带了一只皮箱,她觉得他肯定需要这些。
宿舍门敞开着,杨建华正在收拾皮箱里的行李。念尘粗粗望去,半箱子都是书。
她咳嗽了一声,说道:“杨老师收拾呢?我给你买了点生活用品,你看看用不用得上。”
杨建华惊喜道:“我正打算待会儿出去买呢,真是太谢谢你了,念老师。”
念尘把网兜放在写字台上,打开来一件件帮他放到位置上,边收拾边说:“谢什么呀,应该的。你不知道,我们徐校长盼老师来,盼得脖子伸老长的。你愿意来我们这穷地方发光发热,我们应该感激你才是。”
杨建华赧然道:“不瞒你说,我没有那么高尚。支教履历好看一点,回去以后能分配个好点的单位,我是为了这个。”
念尘非但没有觉得他功利,反而觉得眼前这个人很坦诚,印象更好了几分。
“这有什么呀,不管为了什么来的,总归来了不是?比那些只会喊口号的好上一百倍。”她麻溜地归置好了日用品,又问,“杨老师喜欢吃什么呀?我给你开小灶。”